不该这么写!耶鲁招生官亲自揭露文书写作的七大“雷区”!
北美
北美 > 留学移民 > 正文

不该这么写!耶鲁招生官亲自揭露文书写作的七大“雷区”!

北美芝士:大家好,我是北美芝士!在文章《耶鲁大学怎么确定最后6%的录取者?》中,我为大家揭秘了申请材料提交后的审理流程,因此知道:与学术成绩最优秀的申请者相比,耶鲁大学招生官更倾向于录取最能适应耶鲁大学学习与生活的申请者。

北美芝士:可什么才是耶鲁大学认可的最合适的申请者?如何成为最合适的申请者呢?

北美芝士:我们知道,由于招生官不可能每年亲自面试超过35000名的申请者,所以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信息、成绩、文书等是招生官判断申请者是否适合耶鲁大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如果申请者想成为“最后6%的录取者”,需要做的就是在申请材料中展示让耶鲁大学招生官认为该申请者适合在耶鲁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品质。

北美芝士:基于上述事实,今天北美芝士就从文书出发,说说最可能被招生官欣赏的、认为适合的申请材料具备什么特点。但首先,需要大家先读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来自于耶鲁大学申请者汉娜和招生官马克:

汉娜:很高兴认识你,马克,我是今年耶鲁大学的申请者汉娜,有机会跟你沟通真的太好了!因为文书我现在每天都感觉十分焦虑,真的太难了,我完全不知道我的文书该怎么动笔,眼看申请截止日期越来越近,到底该怎么办?

马克:很高兴认识你,汉娜,我是耶鲁大学的招生官马克,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真的不用过分紧张。虽然文书是重要的申请材料之一,但它并不能决定申请者是否被录取,成绩、推荐信和其他材料也不能。其实,我们永远都是把申请者提供的材料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判断。

汉娜:但总会有一些人会因为文笔特别优秀,选题非常亮眼让招生官眼前一亮不是吗?

马克:这绝对属于刻板印象,事实上,我们理解优秀的人并不一定是优秀的作家。所以在招生官的眼中,文书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现申请者思考的深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申请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不是考察申请者的写作能力和词汇量,因此申请者没有必要为了获得招生官的认可绞尽脑汁地使用那些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马克:至于选题,其实不会有任何选题能够直接成为申请者的“耶鲁通行证”。虽然,每年的确会出现几篇非常优秀的文书,但在选题上它们并没有共通点,所以任何题材都有可能成为最好的选题。

汉娜:明白了,文书写作的重点是体现申请者的思维深度,与选题的关系不大。

马克:除此以外,我们建议申请者在写文书的时尽量保持真实,我在前面提到过了,文书的作用是让招生官了解申请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如果你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那么你的文书应该是幽默风趣的;相反的,如果你是一个严肃的人,你也可以把你的文书写得很严肃。不同的风格都是被允许的,文书不应该被看作是一场考试或是一次作业,它不会被评分。

汉娜:您还有更多建议吗?现在我知道了文书最重要的是展示真实的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的展示更加充分吗?

马克:我想申请者可以从这五个话题出发,但还是要强调一遍,这并不是必须的,某一类题材的文书并不会给予申请者“入场券”,只是以我多年的阅读经验,以这五个话题进行文书写作更容易帮助招生官全面地了解申请者。

马克:首先,申请者可以描述对某件事物产生的改观,这类选题展示了申请者随着成长逐渐变得成熟的过程,因此更容易让我们感受到申请者的一系列复杂情绪,从而了解其思想与性格,但我们希望申请者对其过去是宽容的而不是傲慢的。

马克:其次,描述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文书也非常好,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申请者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方式,这非常重要。因为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申请者需要与许多不同的人建立关系不是吗?

马克:第三个特别好的话题是描述申请者对于某事的热忱,这件事是如何激励你的。但在这件事上你不需要获得巨大的成就,比如成为奥运会选手,或是在百老汇获得了演出的机会,你只需要展示你的热情就好了。

马克:第四个话题我们经常向申请者推荐,我们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某件事抱有极大的热情,所以申请者可以写对自己重要的地方,它对你的意义等,比如你成长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机会、不同的价值观等。

马克:最后,写一段犯错或者感到无助的经历也是不错的选择。可需要注意的是,你并不需要故意编造一段非常戏剧性的经历,或者夸大自己的悲惨情绪。我前面强调了,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所以申请者只需要在文书中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已经很棒了。

汉娜:的确,这是一个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因为我们对文书写作非常恐惧,又十分想做好,就想用一些华丽的词汇、复杂的句子,或者编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来获得认可,原来这些方法并没有想象中的有效。

马克:是的,我们希望看一个真实、生动的申请者。

马克:另外,除了故意制造戏剧冲突、勉强使用复杂的词汇与句子这两个“雷区”,还有五个“雷区”也是申请者应该在文书写作中避免的。

马克:“雷区一”:不明重点。其实,很多申请者在选择话题时,都做出了非常正常的选择,比如上面提到的,描写一段失败的经历。但很多时候,申请者都使用了过多篇幅描述他们的失败,却没留足够的空间说明自己的补救措施以及从此次失败中吸取的经验。

马克:“雷区二”:显示特殊。我相信大多数申请者的本意是希望表达自己的独一无二,但申请者需要注意不要将自己定义成他人的对立面,我们更希望见到一个更适应多元的文化环境的申请者。

马克:“雷区三”:求职信式文书。这种文书有点像和简历一起上交的求职信,可是我们不希望申请者重复讲述自己的经历,我们更愿意看到一个丰富的你。

马克:“雷区四”:故事类文书。不可否认故事类文书可能更有趣,但我们更倾向看到申请者思考,因此,申请者在书写文书时,更应该向我们展示自己的思考的方式、思维的深度。

马克:“雷区五”:书信式文书。很多申请者喜欢写一封给未来的自己的信,我们并不推荐这种写作方法,这更像是一次创意写作练习,可能会浪费展示自己的机会。

马克:但我需要再强调一遍,这些“雷区”并不是招生官拒绝申请者的原因。我们每一个录取决定,一定是根据申请者的所有申请材料做出的综合判断。提出这些建议,只是希望所有的申请者都不要浪费每一个可以更好展示自己的机会。

汉娜:真的十分感谢你的分享!现在我已经知道该如何撰写我的文书了,相信我很快就可以完成一篇满意的文书。

北美芝士:原来如此,写一篇耶鲁大学认为的合适的文书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与费尽心思地遣词造句、虚构惊心动魄的故事相比,耶鲁大学招生官更看重文书的真实性,以及其中体现的申请者对于事件的思考。

北美芝士:大家get到了吗?

特别说明:本文人物汉娜与马克均为虚构,两人谈话内容由耶鲁大学官网公布信息翻译改编。

北美芝士视角:通过这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可以对怎么书写一篇好的文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虽然耶鲁大学关于文书写作的建议或许不能完全匹配美国其他高校对于文书的要求,但这无疑给予了我们许多的启发:关注本身、关注自我的思考、相信真实的力量,从而较少对华丽的词藻、复杂的句式等文书表面形式的依赖。

本文由北美芝士留学机构翻译整理